新学期,新周末,怎么过?宅在家还是去旅游?昨日上午,在宜昌市华夏阳光文化专修学校里,61名来自不同学校的孩子们组成了又一个童心社小记者团,开始了一场访谈辅导培训。
据悉,本次童心社小记者团访谈辅导培训为公益行动,由中访在线记者团、童心社和宜昌市华夏阳光文化专修学校共同主办。通过线上征集的形式,招募了61名来自宜昌本地不同学校的中小学生。
据网友举报,中访网新视野“蔡晓林”网上较长期攻击中访在线,诬中访在线“山寨”他的“中访网新视野”。
经查:中访网新视野“蔡晓林”身份证姓名“蔡小玲”;成都新视野文化交流中心为蔡小玲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个人性质名称,刻制公章叫“中访网全媒体中心”,在各地设立多家事业部,不见注册;“中访网新视野”在国家工信部以“成都新视野文化交流中心”备案(备案号:蜀ICP备15009423号-1),蔡小玲自称“中访网”并制作违规LOGO;中华网新疆频道精英中国(xj.china.com/jingying/)为蔡小玲承包的二级栏目,自称“总编辑”;蔡小玲利用“中访在线”宣传他自办的违规“中访网”属虚假造势;四川豪俊律师事务所《对山寨版中访网“中访在线”的律师声明》属蔡晓林个人发布。
10月22日,“宜昌故事汇”在西陵区举办,18位优秀故事家登台,为大家讲述了爱亲、孝老、助人、善学、乐业的身边故事。
由宁波市青少年宫牵头主办的宁波少儿服饰文化节至今已经举办了十五届。十五年艰辛历程,是什么让宁波少服节在节庆活动日渐式微的年月里,保持长盛不衰,并从2006年起办成了全国少服节?是什么魔力般地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少年儿童积极参与其中,乐此不疲?
给孩子一片多彩世界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许巍的歌声告诉我们,生活不是一张黑白照片,它是一个多彩世界。孩子们应该享受这个多彩世界,而不是每天捧着课本,读书、读书、读书……
宁波少服节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是以校外教育的一种独特形式而存在。
这种校外教育,与宁波的地域性紧紧相连。市青少年宫让孩子们在参与中发现家乡之美,潜移默化地培育和发展少年儿童的审美能力。宁波是中国服装名城,早在7000年前纺织和服装已经进入生息在这片土地上先民们的日常生活。19世纪以后,宁波“红帮”裁缝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服装流派,创制了中国第一套西装、第一套国服中山装,开办了第一家西服商店和第一所服装职业学校,编撰了中国第一部服装专著,开创和推动了中国近现代服装改革进程,形成了“爱国、创新、诚信、敬业”的“红帮”精神。宁波现代服装业更是蓬勃发展,目前全市共有服装工业企业2000余家,占全国服装企业总数的4.5%,年服装生产能力达13.1亿件,占全国服装总产量的12%左右。近年来宁波服装企业已经开始通过收购和入股欧美服装企业的方式走向世界。这些家乡的历史和现代人文资源正是培养孩子审美能力的最好教材。
这种校外教育,突显时代性,以时尚引领高尚。流行文化对少年儿童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已成为少年儿童普遍的交流内容、交往方式、娱乐方式乃至生活方式,是少年儿童完成社会化过程的重要途径。时尚是流行文化最显著特点。市青少年宫在牵头举办少服节过程中,在让少年儿童“靓”起来、“炫”起来、“酷”起来的宗旨下,通过走秀、PT、创意DIY、流行色、艺术造型等流行时尚元素的运用和渲染;通过《我酷,我环保》、《我快乐、我时尚》《少年先锋·时尚风采》《阳光少年·都市节拍》《都市风·时尚秀》等富有时代感的主题词;通过网络、短信、DV、数码等现代传媒载体和工具的广泛运用以及通过编写主题歌,使少服节在贴近少年儿童流行文化的节律中,找到了活动的价值和自身发展动力。时尚的城市、时尚的节日和时尚的少年儿童共同构成了一场时尚的服饰文化大走秀,在这种文化滋润和熏陶中,时尚牵手艺术和文化,共同完成了对少年儿童合作意识、环保意识的教育,审美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时尚引领了高尚,活动真正体现了价值,时尚的教育载体得到了少年儿童由衷的接受和认可。
给家长一个阳光宝贝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是每家每户的“亲亲宝贝”。但是,由于平时缺少与同龄人的玩耍、交流,一些孩子显得比较“宅”,看起来并不像“阳光宝贝”。
举办宁波少服节,市青少年宫为广大少年儿童搭建了一个自由参与、普遍受惠的公共平台。从首届起,少服节就坚持“零门槛”敞门入场的原则和开放式的普惠活动模式,每项比赛可自由报名不收任何费用,每场表演或比赛信息通过短信等形式公开发布,任何人均可前来自由取票观摩……众人参与、众人关心、众人口传的活动传播现象,是少服节的独特现象。每一届少服节总有成百上千的少年儿童参加小模特走秀大赛,每一届少服节总有几十对家庭参与亲情秀表演,每一届少服节环保DIY制作大赛总有所用原材料的出奇制胜和所出作品的千姿百态……在第九届少服节中,采用网络报名并网络投票初选方式开展的一次网络宝贝大赛,竟吸引了近千名不同年龄、不同地区的少年儿童参加,个别宝贝的网络投票票数达到了十万票以上。这不仅仅是一次比赛,更是一场盛会,一场可以让少年儿童彰显个性、展示风采的一场盛会。
少服节带给少年儿童积极向上的一面也是明显的。小学三年级的张同学文静内向,平时比较“宅”。他母亲告诉记者,自从前年参加了少服节的模特走秀大赛后,孩子变得活泼开朗了,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宅”,喜欢约同龄孩子一起出去玩了。
我们欣喜地看到,一些家长眼中的“亲亲宝贝”正在逐渐成长为“阳光宝贝”。这种渐变的过程,最后一定会从量变走向质变。
给社会一群希望之星
都说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但是只有当花朵从土壤里吸收养分热烈绽放时,他们才能代表未来、代表希望,而过早枯萎,甚至凋零的花朵,何来希望?
宁波少服节就是一块提供“养分”的“土壤”,这块“土壤”从一开始就深深融入社会这块大“土壤”,为少年儿童这朵鲜花的绽放有扎实的根系作为基础。
每一届少服节都被列入宁波国际服装节主体项目,市青少年宫在独立办节同时,通过参与宁波国际服装节开、闭幕式等有关活动,为城市的盛典添彩;积极配合已经在宁波连续举行了六届的中国青年服装时尚周(现改名中国(宁波)青年时尚文化周)活动,使少服节成为甬城十月服装节中一抹亮丽色彩……所有这些,正是少服节这块“土壤”为少年儿童茁壮成长增添的“养分”。在此基础上,少服节主办方逐步邀请全国各地青少年宫组织当地少年儿童参加,邀请新疆、内蒙古、贵州等地少数民族小伙伴代表参加;改进活动形式,在时装秀、小模特走秀之后又增加了舞蹈、器乐、表演等形式;改进活动内容,除舞台展示外,开始走向基层学校、走向海洋、走向大型商城,开展手拉手联谊活动、考察体验和亲情购物等活动。
“少服节以一种崭新的视野、新颖的形式、积极的态度,紧扣有益于少年儿童心智成熟、活跃他们的思维、丰富他们的实践体验这一目的,引导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时尚观,取得了一定成效。我们一定会持之以恒。”少服节举办者、市青少年宫主任潘建亮说。
这份执着与坚定,让我们仿佛看到一群希望之星冉冉升起。
放学时间,江北区各小学的孩子们不再急着回家,而是从一个教室走向另一个教室,有时来到操场、机房、舞蹈房、器乐室里……这里马上充满了欢声笑语。这是江北区的“快乐社团”带来的变化。
“快乐社团”是宗瑞青少年宫牵手学校,通过宫校联合推进学生社团建设,切实提高青少年教育的成效,实现宫校合作互赢局面的重要载体。
这是一个别样的乐园!喜欢天文?喜欢航模?喜欢手工?这里统统有相应的兴趣班!孩子们能够抛弃课业的烦恼,徜徉在兴趣的世界,沉浸在课后的乐园里。
航模社团是各校普遍推行的热门社团之一,每每一开始报名,就被孩子们“一抢而光”。社团里,孩子们可以尽情想象,在小手中实现自己的梦想。一张薄薄地A4纸变成了纸飞机,飞向蔚蓝天空;一块轻盈的泡沫板组合成小船,在水面上击水奋进;一个散乱的零件最后都被组装成了精致的模型……制作、调试多种类型的航空航海模型让他们忘记了学习上的疲劳和烦恼。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江北中心小学摄影社团通过学习摄影,让孩子学会发现、诠释和记录生活中的美。每周五下午学校社团时间,三十多名小摄影师们便开始拿着相机捕捉校园内一个个快乐瞬间。
“快乐社团”不仅给孩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也为家长带去了便捷。“我和孩子的爸爸再也不用提前下班去接他了。”四年级学生小轩的妈妈如是说。
由中国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华鼎国学研究基金会、中国少年儿童书画院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全国少年儿童书画双年展24日在北京市少年宫拉开帷幕。
本届双年展的主题是“快乐·梦想·家园”,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少年儿童书画爱好者围绕此主题进行了创作,经过初选、复选、终选,从数万幅投稿作品中选拔出近千幅优秀作品,其中600余幅优秀作品入选本次大展。启动仪式上,二十多位荣获金向日葵作品称号的小选手应邀来到活动现场进行了创作,选手们的临场表现获得了专家和老师们的广泛好评。
中国少先队全国工作委员会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今天在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布的一项综合性研究成果表明,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具有同样突出的优势和问题。其优势为:注重个人发展追求自我完善;平等意识增强富有宽容精神;关心国家大事,具有较强的社会参与意识;喜欢具有探索性和操作性的学习方式;乐于参加少先队活动,并在活动中提高了综合素质。其问题是:部分城市少年儿童很少参加家务劳动;半数以上的少年儿童学习超时,睡眠不足;少年儿童的闲暇时间过少;在少先队组织及其活动中少年儿童还没有获得更多的主动参与机会。
这个由中国少先队全国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中心联合组成的“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课题组是1999年5月开始这项研究的。研究抽样选取了广东、吉林、湖南、贵州等10个省市范围内的45个区、县,对4000多名6岁-14岁的少年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4339份,回收率为95.28%。该项研究的成果日前以独特的蓝皮书《新发现———当代中国少年儿童报告》的形式全面展示。
参加这项成果发布的新闻、出版、教育界专家学者对这项研究对我国城乡的兼顾以及研究的科学性、信度进行了肯定,并很自然地结合研究结论中的问题部分讨论了“减负”和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教育问题,认为这方面的问题盘根错节,解决起来是一个系统工程。出席这次会议的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赵勇发言认为,不能把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文化带来的问题都看成是孩子的问题,也不应简单用上一辈人的标准来衡量今天的孩子。应该看到当代少年儿童的主流和希望,在研究少年儿童问题的方法上要有新发现;在推动一代人成长的宏观措施上要有新发现;在推动少先队工作方面要有新发现;在推动提高家长素质,发动成年人作孩子表率方面要有新发现;在推动全社会形成合力,帮助这一代人成长方面要有新发现。他透露,团中央少工委将以家长为对象组织报告团,确定现代教育理念,回答怎样做家长的问题。
该项研究还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律知识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学会全面地评价自我,同时学会运用法律知识保护个人的权益;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家庭和学校中给少年儿童提供更多的劳动机会和锻炼机会;在学习方面,应减轻少年儿童的学习负担,保证他们有充足的睡眠,保证他们的学习时间不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同时,尊重少年儿童学习过程的独特性,鼓励他们进行探索性的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注重少年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少先队活动中,坚持由队员当少先队的主人,自己选举队干部,保证每个队员都有锻炼和表现的机会。
(来源:中国少儿文化网/作者:夏欣)
第十三届阳光杯全球华语少年写作大赛于9月6日在中国宜昌隆重启幕。国内境外的中小学生及家长对阳光杯全球华语少年写作大赛十分重视,使第十三届刚刚启动就达到一个高潮。当日打进0717-6911566的咨询电话达179个。
据悉,阳光杯全球华语少年写作大赛由中国语文教育研究会等六个单位主办。旨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推动中国语文教育研究和实践,规范各级各类竞赛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倡导阳光写作,发现、发掘、培养和激励写作新秀,给文学少年提供一个展示才艺、尽显风采、收获自信的舞台”。阳光杯全球华语少年写作大赛是国内境外华语世界最具权威的作文杯赛,挖掘了一批有潜力的文学新秀。